春日的暖陽照耀下,校園內的樹木迸發出了生機,密佈的新芽帶來了勃勃的活力。這也預示著高二的學子們即將迎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點——晉升高三,進入學業的尾聲。

 

新學期剛開始,高三學生便會進行一連串關鍵的「対面式」諮詢會議。學生們被鼓勵深入反思自己的未來,思考是否要繼續升學進入心儀的大學;或者是否準備迎接挑戰,勇闖職場,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是關乎未來方向與夢想追尋的關口。

 

高二時,這些面談往往更加開放和探索性,旨在幫助學生開始規劃他們的興趣方向、強項和可能的職業途徑。討論的重點可能是學生對大學和專業的初步選擇,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概括性規劃。

 

進入高三的諮詢過程則轉為更加具體和目標導向,學生必須明確他們的選擇:是繼續深造或是踏入社會。在這個既令人興奮又壓力山大的階段,討論通常聚焦於具體的大學入學考試準備、獎學金機會,以及可能的職業培訓方案。

 

教師們通過一對一的諮詢形式來聆聽學生的想法,解答他們的迷惑同時協助他們策劃未來。這一過程不僅僅限於學術上的指導,實際上也是學生個人成長的有益機會。透過這些親密而細心的對話,學校可以更好地瞭解每位元學生的需要,從而提供合適的支援和資源,幫助他們實現各自的夢想。

 

輔導老師或班主任定期舉行深入會談。透過這些諮詢,老師們能夠提供建議和引導學生創建對自己來說最合適的生涯規劃藍圖。在關鍵時刻,家長也可能受邀參與到諮詢中,尤其是當涉及至關重要的教育或職業選擇時。尊重和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這種育人環境讓學生能夠自如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擔憂。

 

通過這些面談,學生們不僅在學術上得到指導,在個人成長和發展上也得到了必要的支持。學校從瞭解學生的需求和期望中,出發點提供相應的支援和資源。

 

 

當然,在教室和家庭之外,學生們的社交互動也在生涯規劃中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

 

高三的學生們在課餘時間聚集在一起,分享他們的夢想和迷惑,他們的言談反映了面談之後的思考成果。

 

大野立志考入東京的美術大學,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決心在未來的一年中全力沖刺提升自己的藝術水準,不僅要在共同科目如國文和英文取得良好表現,更要精進自己的繪畫技能,為面試和藝術作品集做準備。

 

「我夢想成為一名藝術家,我決定要去報考美術大學,希望我能更好地通過作品,來傳達我的情感。」大野眼中閃爍的是對未來的憧憬。

 

二宮原本計劃畢業後繼承家中的生意,進入醬油製造業,但在他的女友香里奈的鼓勵下,他開始審視自己的未來,思考是否應該進一步學習管理知識,祈望於大學探索更多可能性。

 

「打算報哪所大學?」風間好奇地詢問。

 

「廣島大學。」二宮說。

 

「你是真的想讀大學,還是只是為了和香里奈學姐待在一起?」橫山開玩笑地問道。

 

「我兩個都想。」二宮幽默地回答。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橫山和風間也分享了各自的夢想和期許。

 

相葉靜靜聆聽著,心中漸生迷惘。他原本計劃畢業後進入烹飪學校,獲得廚師資格,然後接管家中的餐廳。但聽完大家的談話之後,他開始質疑自己是否真的渴求那樣的人生,這樣的規劃是否真是屬於他的夢想。

 

這些對話中交織著期盼與迷茫,每一次會談都好似在青春的畫布上又添上濃烈的色彩。透過面對面的交談,不僅能明確未來的方向,同時也是學生們自我探索的歷程。而在這所有的茫然與抉擇中,他們正一步步踏實走向那叫做成長的路途。

 

 

arrow
arrow

    天野リス(A.li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